【記者張舒涵台北報導】「第四屆海峽兩岸大學生演講比賽」17日於世新大學舉行,比賽題目為「閱讀與智慧」。北京清華大學代表林瀚臨危不亂勇奪第1名,台灣大學及台北大學選手獲得2名,廈門大學、北京大學及世新大學參賽者則獲第3名。



▲「第四屆海峽兩岸大學生演講比賽」17日於世新大學登場,比賽以「閱讀與智慧」為題,參賽者暢談閱讀的多元觀點。(圖文/郭晉瑋)

這場演講比賽由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廈門市政府及台灣世新大學合辦,選手來自不同地域,背景相當多元。評審邀請大陸中央電視台《子午書簡》製片人李潘,他提到學生的風格多樣,復旦大學夏天怡是「娓娓道來型」;浙江大學的王希知「自然靈動型」;具領導者風範的台北大學林士清以「不容置疑」的氣勢說服台下;滔滔不絕的台灣大學侯漢廷則屬於「豪情萬丈型」。

抱走冠軍的大陸清華大學林瀚提到初二時,第一次參加演講比賽,因為忘詞當場大哭,之後放開心胸,抱持學習交流的心態參與每次競賽。他表示,大陸演講方式多半慷慨激昂,不像台灣呈現不同風格,他對台灣選手生活化的表演印象深刻。

閱讀多元觀 各具特色「我一天不讀書,便不能生活。」獲得一等獎的林瀚引用孫中山的名言,說明閱讀不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更應引領生命往前。「凡成大器者無不以閱讀為友、以書為師。」林瀚不一味讚揚閱讀的好處,他提出:「閱讀雖可點亮智慧,但光閱讀不思索,反會埋葬智慧。」

獲得第3名的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二年級生鄭博仁,引述國外科幻小說《華氏451度》。他解釋,華氏451度是紙的燃點,書中提到政府將為了控制思想,燒毀書籍;為了保存文化,人民逃亡之際,試圖把自己變成一本書,努力背下;進而提出書籍傳承的重要性,也反思「背書」與「領悟」截然不同。他認為必須在閱讀中找到樂趣,咀嚼其中意義,而不是「背多分」。

就讀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碩士班的林士清榮獲第2名,林士清引述黑格爾著作,藉由閱讀書籍比較、探討文化,發現東方民族崇尚「君子」,西方社會則擁戴「英雄」。他認為,這是為何華人拍得出電影《孔子》卻拍不出「秦始皇」;而好萊塢拍得出《亞歷山大大帝》,卻拍不出「亞里斯多德」的原因。評審肯定林士清統整東西方文化形象的思維能力。

獲得第3名的廈門大學法文系李睿表示,平時藉由閱讀雜誌、月刊汲取知識,她引用澳大利亞「自殺崖」的故事,每年約有50人前往該處自殺,一位老翁Ritchie自殺未遂後,決定以過來人的角色守護自殺崖,致力勸退自殺者,50年來拯救了160條生命。李睿認為,閱讀不限於書本,也可閱讀一個人的生命故事、一幅風景都是通向智慧的道路。

表演與日常 拿捏得宜中國評審李潘說明,演講介於「表演」和「日常說話」間,過於誇張的表現適用於表演。她提醒,參賽者演說內容要具體,提問不能跑題,善用故事和細節來支撐架構;以概念堆砌,而非抽象泛論。

台灣評審、台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教授廖玉蕙表示,看完比賽後,顛覆了她對兩岸比賽的認知與印象,她發現台灣參賽者戲劇性十足;大陸代表多娓娓道來、平實大方。

廖玉蕙解釋,評分基準主要依據豐富性、正確性、廣度和深度及創新。她表示,透過臨時提問,了解選手短時間內組織思緒的反應力,期許選手演說能提出特殊見解,表現創意,但不適合過於專業刁鑽。

文章來源: 台灣立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活動產業動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