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呂淑姮台北報導】日前在政大藝文中心由政大舉辦一場「山林的呼喚」演唱會,包括政大校長吳思華以及1百多位政大老師、1千多位學生,都在晚間6點準時入場,眾人引頸期盼,為的是聆聽原住民音樂人胡德夫、雲力思、林廣財的歌聲。



排灣族的林廣財用略帶沙啞的嗓音唱一首《奈何》,排灣族語的演唱不會成為隔閡,歌聲裡訴說的相思和戀愛的苦澀,深深打動在場所有人的心。泰雅族的雲力思清唱《來自雪壩的聲音》,描述泰雅族祖先從發源地溯溪而上的歷史,閉上眼睛專心聆聽,一定可以感受到微風吹過樹梢的畫面。原住民族音樂感染力如此強烈,讓政大師生、尤其是首次聽到原住民前輩音樂人演唱的學生們相當驚嘆佩服。

政大民族系副教授王雅萍說,當天報名的人數之多,在政大活動中算是數一數二,許多民族系、教育系學生都說,原住民音樂表現豐富多元,可以唱族語、中文,唱英文也很好聽。

胡德夫(右)認為,原住民運動的模式有很多,吶喊的方式也不同。他的能量在音樂,要讓原住民的聲音持續閃耀下去。左為排灣族歌手林廣財。

(圖文/呂淑姮)

王雅萍說,對於學校裡有在關注部落事務的原住民學生社團成員來說,幾位到校演出的前輩是傳說級的人物。因為他們不只是音樂人,更是原住民運動的重要代表。

別害怕失去方向

許多學生只在相關資料上看過他們的大名,從未有過面對面的機會。對於到學校演唱、和年輕學子接觸,胡德夫說,許多學生都會問他一個問題:「漢人也好、原住民也好,他們都想知道,原住民孩子離開部落之後,會不會失去方向?該怎麼辦?」

胡德夫說,當學生們問到類似的問題,他總是會想到自己的生命經歷。

胡德夫認為,自己的人生雖然跌宕起伏,也曾經面對黑暗、忘記自我,但是碰到的朋友總是對自己付出雙倍的好:「所以我會和孩子們說,由一個看過黑暗的人告訴你,別害怕會失去方向!只要你願意,永遠有機會找到回來的路。」

也有學者們認為,早期的原住民運動力量,似乎沒有交棒給現在的年輕孩子。胡德夫反問,「運動」是什麼?若說是一種吶喊的方式,一種說出「不喜歡遭受強權壓迫」的方法;他認為運動的模式可以非常多元。

關於近來行政院原民會積極推動的《原住民族自治法》,胡德夫說,現行草案版本不見得是最好的版本,但原住民族應該抓緊目前實施自治的時機,盡快展開民族自治。哪個版本好、誰的作法可行,這都並非針對特定對象互相爭辯就有結果,應從實踐中邊做邊修改。

用音樂為原民發聲

對胡德夫來說,一直持續在進行的就是從音樂發聲。他在空閒時間就到各部落去拜訪,到部落裡的學校去,聽學生們唱歌。「走動是一種關懷,也是累積養分。」他也提到,根據他的走訪部落和國外經驗發現,藍調並非由黑人獨創,台灣原住民唱得更早,而且可在音樂中將聲音情感表達得更多樣化。

在政大藝文中心表演後台,除了原住民的表演者之外,還有來自日本的吉他手大竹研。大竹研則表示,原住民音樂很不可思議;他本身也相當喜歡音樂人林生祥的客家樂曲。

(照片提供/羅特製作所)

當許多原住民音樂人到國外演唱,總是獲得豐富迴響:「難道只有台灣人聽不懂原住民的歌聲?」胡德夫笑著揮揮手:「孩子啊,你聽,原住民的聲音,是站在世界頂端發聲的。」胡德夫說,唱自己的歌,讓眼中持續閃耀火光,原住民的力量就不會消失在任何政治紛擾之下。

(原夢系列報導由台灣立報與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共同策畫)

文章來源: 台灣立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活動產業動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