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彭文郎)七十三歲了,大半輩子都被喊「閹雞的」,沒錯啦!四十五年來,我閹過的雞超過五十萬隻,熟練到一隻雞三分鐘內就能搞定,我兒子更厲害,一分鐘就OK,是我養三百隻雞讓他練出來的。



我廿七歲那年拜師學閹雞技術,學習四個月後,全靠自己練習。「吃飯傢伙」很簡單,布帕裡包著弓仔、刀夾、匙仔和抽管,一個人就能做閹割手術。

我示範給妳看(指記者),先抓住雞、用腳踩住雞爪,雞翅膀交叉讓牠動彈不得,拔掉雞腋下的羽毛,從後算起第二根肋骨,一手按住雞、一手精準下刀,再撐開傷口,以抽管取出二顆雞睪丸。妳看,雄赳赳的公雞立即成為「沒有蛋蛋的公雞」。

我通常都在清晨或上午閹割,因為雞呀經過整夜休息後體能較好。手術後餵消炎藥或在傷口擦藥水,大部分的雞被割後都能快步離開,成功率超過九成,只有少數因傷口感染死亡,這種情形不會收錢。印象中我碰過不只兩顆睪丸的公雞。

有人說閹雞殘忍,我每次下刀還是很謹慎,畢竟面對的也是一條生命。

比較感慨的是,這一行可能逐漸消失,新竹縣寶山鄉長范玉燕看過我閹雞後,就說「應該做為文史資產」。

最早一隻雞「手術費」三塊錢,現在五十塊了。雖然工作量不如過去,我不在意啦,因為出門工作可以和老主顧聊聊天,暫時還不想退休。

我欣慰的是次子彭正和願意學閹雞,我曾養三百隻雞讓他練習,現在他熟能生巧,一分鐘就大功告成了,朋友說青出於藍。

小檔案/閹雞不好鬥 肉質屬上品

閹雞達人彭文郎說,公雞飼養約四周至二個月左右,經胸腔最後第二肋骨部位,手術取出睪丸之後稱閹雞,傷口約兩公分。

閹雞作用為何?民俗學家劉還月說,公雞「去勢」後,沒有慾念、停止逞凶好鬥,性情溫馴,便於管理、肥育和提高肉的質量。一般閹雞飼養一年左右,肌肉纖維仍保持細質、多汁、柔軟,閹雞肉被視為禽肉的上品。

文史工作者黃有福說,閹雞比賽在客庄的風氣很盛,不少客家庄的廟會舉辦大雞比賽,看誰家的閹雞養得最大,一般閹雞至少有十台斤,甚至接近廿台斤。現今社會人口結構趨於小家庭,民問飼養閹雞的體形漸小。

文章來源: 聯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活動產業動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