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林琳台北11日電)奧地利格拉茨市歌劇院芭蕾舞團副藝術總監余能盛,暑假期間帶著德奧的音樂家和舞者來到台灣,帶領著「台北室內芭蕾」舞團在台南、台北和新竹演出他策劃了1年的二幕舞劇「門」。
在台灣首演的「門」是余能盛擔任藝術總監的「台北室內芭蕾」舞團的年度製作。8月7日及8日在台南市立文化中心的2場演出票房不錯。余能盛說:「我們希望有更多觀眾走入劇院,讓欣賞表演藝術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份。」
他表示,8月13日至15日在台北城市舞台、8月17日在新竹文化局演藝廳共還有4場演出。台北市立交響樂團現場演奏尼諾.羅塔和拉赫曼尼諾夫的樂曲為舞蹈配樂,舞者加上樂團有上百人演出,對於台灣多數觀眾而言應是相當震撼的經驗。
二幕舞劇「門」的第一部份選用已故義大利作曲家羅塔的La Strada(大路)芭蕾組曲。余能盛運用樂曲的寫實,讓舞者以劇場的形式表達出「門裡門外」、「空門」、「朱門」、「政治羅生門」、「職業窄門」及「臨門一腳」等人生萬象。
第二幕則純舞蹈的表現形式,讓舞者在拉赫曼尼諾夫的「舞蹈交響曲」樂音中,抽象地表達「門」成為人生轉捩點的寓意。
詮釋同一主題,兩幕的音樂、舞蹈、服裝及舞台設計卻是截然不同的表現方式。余能盛說,對於編舞者、表演者和觀眾,都是相當獨特的經驗。
自從90年代即在德國及奧地利劇院擔任芭蕾舞團藝術總監的余能盛,在2003年擔任台北芭蕾舞團客席藝術總監,製作全幕芭蕾舞劇「茶花女」,並應邀帶領舞團在紐西蘭藝術節演出。2007年他接下了復團的「台北室內芭蕾」舞團藝術總監一職,致力培育芭蕾新秀及推動國際交流,每年都推出新作。
「我儘量朝向職業舞團的規模來發展,過去4年舞團的成員已增加到25到30人之間,年年都有新血注入。」余能盛欣慰的表示,舞團慢慢成形,希望能提供台灣舞者一個表演的環境。
他說,「台灣的舞者很有潛力,推動文化產業,社會應該共同努力,藝術工作者的創作需要觀眾的支持。培養藝術工作者,也要培養觀眾。」
余能盛說,每年風塵僕僕的從歐洲回到台灣,與舞團推出新作,希望能有愈來愈多的觀眾走入劇場觀賞。他認為,台灣藝術創作的水準有相當的進步,表演藝術的演出環境卻尚未成熟。
「社會應有認知,不能只看眼前。」
余能盛希望台灣藝術工作者努力紮根的工作能逐漸發揮影響力。他說,他期待有一天,進劇院和音樂廳觀賞藝術表演能成為台灣民眾生活的一部份。990811
文章來源: 中央社
- Feb 24 Fri 2012 03:55
余能盛二幕舞劇台灣巡演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