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自由時報記者張勳騰/西湖報導〕西湖鄉八十一歲的彭金龍老先生,從事竹編創作已四十年,有些是古早畜牧漁業常用器具的縮小版,目前正在西湖鄉農特產品展售綜合活動中心展出,週休二日及國定假日免費參觀,非假日需預約,適合幼稚園、國小學童校外教學,了解古代農漁具的演進史,電洽922-100。



彭金龍早期務農,他表示,四、五十年前常利用竹子剖片編織成挑木炭用的竹簍、雞簍、螃蟹簍、提籃等,隨著農耕技術進步,塑膠及其它材料逐漸取代竹編農具,近年來也製作早期農具的縮小版,讓年輕一代了解先民的智慧結晶。

他最早的竹編作品是民國五十五年的紙簍,後來被孫子當成馬騎,有點凹陷,已修復完成,這些早期農村生活用具保存相當完整。

展出150件心血結晶

西湖鄉長李文林說,展出的一百五十件竹編作品都是彭金龍的心血結晶,彭金龍還特別用竹片寫上所展示的農具名稱製成目錄,歡迎幼稚園及國小學童校外教學,讓下一代了解早期農漁村器具的演進史。

新聞提供: 自由時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活動產業動態 的頭像
    活動產業動態

    活動產業動態

    活動產業動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