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台北16日電)屏東縣立案表演團隊「上西園掌中劇團」主演邱文建,獲得國立台灣傳統藝術總處籌備處主辦「2010年布袋戲青年主演大車拚」最佳主演獎,邱文建15日在縣府主管會報時,獲得縣長曹啟鴻表揚。
布袋戲青年主演大車拚活動已辦理5年,報名參賽者限定在40歲以下,為傳統戲劇傳承注入新血輪。縣政府文化處希望透過縣長接見邱文建,鼓勵縣內更多青年深入體驗傳統戲曲,為傳承傳統藝術而努力。
文化處表示,屏東縣另一立案表演團隊「阿猴掌中班」,在2009年7-11盃布袋戲青年主演大車拚比賽中獲傳統布袋戲組特優,今年又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邀請,即日起至9月底在宜蘭傳統藝術中心「傳藝夏之祭.青春好無敵」主題活動中演出。
文化處指出,「上西園掌中劇團」立案於民國92年,該團取名是結合「上興閣」掌中劇團與「師承小西園」的淵源,該團去年獲得7-11盃布袋戲青年主演大車拚優等獎,今年再度榮獲「2010布袋戲青年主演大車拚」最佳主演獎。
文化處說,「上西園掌中劇團」主演是70年次的邱文建,「阿猴掌中班」團長黃憲正是6年級生,兩人所屬的布袋團都在傳藝中心的比賽勝出。990916
文章來源: 中央社
- Jan 16 Mon 2012 06:24
上西園掌中劇團獲獎 屏縣表揚
- Jan 16 Mon 2012 06:24
上網貼賞金 鼓勵傳統戲曲拿T恤
四、五年級生、或是更有點年紀的民眾對於廟會文化中的「貼賞金」應該不陌生。早期傳統廟會慶典,廟方會邀請許多劇團同時「拼台」,表演精彩時常有觀眾會以「貼賞金」的方式表示喝采,要求劇團加演,但是這些傳統文化隨著時代變遷,已經逐漸沒落。
為了讓年輕一代也能體會這個傳統文化外一章,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將「貼賞金」設計成趣味活動;台灣傳統藝術推廣基金會媒宣公關李蘭欣指出,民眾可以到傳藝中心現場看表演、以貼遊戲千元鈔的方式決定那個劇團演得最好,或是透過Facebook網站觀賞影片,上網參與「貼賞金」活動,有機會獲得「傳藝布袋戲紀念T恤」一件。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Facebook網站,即日起到8月15日,只要民眾在劇團頁面留言「+1」,傳藝中心就會幫劇團加值1000元賞金,獲得最多賞金的劇團,傳藝中心將贈送劇團「一個月大亨堡」,並抽出10位幸運民眾,贈送「傳藝布袋戲紀念T恤」乙件。
活動官網http://www.ncfta.gov.tw/events/2010summer/05.html
傳藝中心facebook網站http://art.pcsc.com.tw/fb
文章來源: 中廣
- Jan 16 Mon 2012 03:04
上網貼賞金 鼓勵傳統戲曲拿T恤,廟會
四、五年級生、或是更有點年紀的民眾對於廟會文化中的「貼賞金」應該不陌生。早期傳統廟會慶典,廟方會邀請許多劇團同時「拼台」,表演精彩時常有觀眾會以「貼賞金」的方式表示喝采,要求劇團加演,但是這些傳統文化隨著時代變遷,已經逐漸沒落。
為了讓年輕一代也能體會這個傳統文化外一章,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將「貼賞金」設計成趣味活動;台灣傳統藝術推廣基金會媒宣公關李蘭欣指出,民眾可以到傳藝中心現場看表演、以貼遊戲千元鈔的方式決定那個劇團演得最好,或是透過Facebook網站觀賞影片,上網參與「貼賞金」活動,有機會獲得「傳藝布袋戲紀念T恤」一件。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Facebook網站,即日起到8月15日,只要民眾在劇團頁面留言「+1」,傳藝中心就會幫劇團加值1000元賞金,獲得最多賞金的劇團,傳藝中心將贈送劇團「一個月大亨堡」,並抽出10位幸運民眾,贈送「傳藝布袋戲紀念T恤」乙件。
活動官網http://www.ncfta.gov.tw/events/2010summer/05.html
傳藝中心facebook網站http://art.pcsc.com.tw/fb
文章來源: 中廣
- Jan 16 Mon 2012 03:04
上班族築夢 為弱勢兒而舞
〔記者林相美/台北報導〕「9月18日和我們一起築夢」。30位上班族曾是高雄中山大學勁舞社社員,熱中於街舞,畢業後卻因生活或家庭壓力,不得不放棄跳舞,忙碌穿梭職場。為喚醒心中夢想,北中南社員大串連,下班後熬夜練舞,自掏腰包製作街舞舞台劇,為弱勢兒童表演。
社員昨天在西門町以街舞快閃為舞台劇造勢,男著西裝、女穿短裙腳踩細跟高跟鞋,宛如上班族的打扮,卻以流利的嘻哈街舞、地板動作,驚艷全場。
策劃表演的西子灣北區綜藝聯盟團長陳柏名10年前畢業於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目前是業務專員,他回憶,大學常週一練舞練到週五,畢業後也曾兼職教舞,但終究是過渡期。
陳柏名感慨,台灣社會有無形的壓力,他順理成章成了上班族,曾有的舞蹈夢,只剩偶爾與社員相聚,技癢練舞。
史可名是少數從事舞蹈相關行業的社員,擔任舞者、跳舞老師約3、4年,他不諱言,初入行薪水低,爸媽也認為當舞者沒出息,他已轉攻傳播研究所,計畫出國攻讀藝術、管理專業。
他苦笑說,爸媽知道後,非常開心,也漸漸接受,跳舞是兒子正當的「興趣」。
陳柏名說,今年5月幾個社員提議重溫跳舞夢,從全台找到畢業校友超過30人,為了舞台劇,北部社員每週一次下班後相聚開會,常開到半夜12點,隔天又得上班,陳柏名笑著說,4個月來自己很像戴面具,上班、下班各有不同臉譜,週六也要練舞。
演出逼近,外地社員也得到台北練舞,在台南擔任高中老師的蕭立綸說,大夥每週一次搭客運、高鐵或開車南北奔波,就為了到台北練舞,她很懷念一起跳舞的時光。18日晚上7點於北市松山區民有里區民活動中心演出,邀請100位弱勢家庭孩童、家長及民眾免費觀賞。
文章來源: 自由
- Jan 16 Mon 2012 03:04
上海話劇藝術中心KUSO改編鹿鼎記,笑料不斷
近年來在中國舞台劇引領風騷的鬼才導演何念與金牌編劇寧財神,2008年推出改編自金庸武俠經典的《鹿鼎記》,將於今年7月首度來臺,7月8日起在臺北國父紀念館、7月14日起在臺中中興堂盛大演出,讓臺灣觀眾一睹海派?何家班?風靡中國大江南北的獨特魅力。
《鹿鼎記》是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武俠大師金庸的封筆之作,上海話劇藝術中心非常難得地以一元的代價,獲得金庸本人首肯改編成為舞台劇,在劇中沿用小說的情節設定,以韋小寶與康熙的君臣之義,以及韋小寶與陳近南的師徒之情為主軸,採用誇張、幽默的對白與表演方式,讓觀眾在劇場開懷暢笑,是一場極具娛樂性的演出。
不同於電視電影的演出,舞台劇版本《鹿鼎記》,完全沒有採用鋼絲與電腦特技,以舞台特有的表現手法呈現武俠小說中各種天馬行空的武打招式,康熙小寶大戰鰲拜一幕,慢動作的武打利用人偶道具手法,加上快速轉換的舞台角度,讓觀眾的視角也隨著飛簷走壁的主角們變化。
除了熱鬧豐富的打鬥場景,舞台劇《鹿鼎記》的演出亦可說是這群1980年後出生的導演、演員的即興創作結晶。這群被媒體戲稱為?80後?的大陸年輕人,在編劇寧財神的劇本骨架上,增添了許多無厘頭的幽默對話,兩個多小時的演出沒有任何的冷場,超過500個笑點接踵出現,甚至讓導演何念戲稱?笑死人不償命?、?不好笑退費?。
(2010/6/1 下午 03:41:52 劉文珍)
文章來源: 教育廣播
- Jan 16 Mon 2012 03:03
上海慶祝國際兒童節 台小朋友天黑黑揭序幕
今(1)天是國際兒童節,上海市台辦安排當地最著名的宋慶齡幼兒園的小朋友表演。不過,過程中其實充滿濃濃的政治味,連展示小朋友的畫作都還刻意提及兩岸統一議題。
一曲經典台灣童謠《天黑黑》為上海慶祝國際兒童節揭開序幕,演唱者全是就讀宋慶齡幼兒園的小朋友,而且都是來自台灣。據了解,宋慶齡幼兒園的經費全部由半官方單位補助,因此能擠進校門在7公頃大的園區內就讀,父母親的背景可都相當不簡單。
為展現教學成功,校方除了安排舞蹈表演,每一位受邀的來賓參觀時,身旁還會跟著兩位學生擔任解說員。「台灣館模型是你作的啊?做的這麼漂亮!」特地停在台灣館模型前,上海市台辦主任李文輝聆聽小朋友介紹,回過頭再看看他們的畫作。
不過,仔細一瞧,小朋友的作品內容全鎖定在兩岸統一議題上,小小年紀又怎會知道政治情勢的現狀?學校怎麼教,小朋友就怎麼學,反正他們管不了這麼多,因為他們現在最重視的是,兒童節的禮物是什麼。(新聞來源:東森新聞陳國元、梁偉勛)
文章來源: NOWnews
- Jan 16 Mon 2012 03:03
上海世博台灣館天燈模型開燈儀式 竹市長和宮熱鬧舉行,廟會
全國3萬2千4百39位網友票選出的上海世博台灣館天燈模型展示地點,由新竹市長和宮以1萬7千5百69票拔得頭籌,28日新竹市政府與長和宮特別舉行簡單隆重的天燈館模型開燈儀式。
世博台灣館天燈模型開燈儀式於上午八點在悠揚國樂聲中揭開序幕,新竹市長許明財、市議會議長謝文進、市議員蔡錕鈺、陳清全、蕭志潔及市府各單位主管、長和宮主委楊金土等人共同上香祈福後,正式將天燈館模型完成安座開燈儀式。
許市長指出,台灣館模型將會在長和宮展示至民國100年9月底為止,由於長和宮常年香火鼎盛,預計也將會有數以萬計的民眾能親眼目睹,這一座象徵新竹市未來的精緻模型,同時也與所有民眾一起期待,開創新竹城市新頁的台灣館正式啟用。
長和宮特別安排一整天的慶祝活動,包括現場雕刻「雙龍搶珠」冰雕藝術表演、舞獅鑼鼓陣頭以及北管藝術表演、巡福神將遶場祈福等各項藝文廟會表演活動,晚間則是有來自中外綜合技藝歌舞團的表演,熱鬧慶祝天燈館模型開燈,吸引許多民眾前往共襄盛舉。
長和宮主任委員楊金土表示,長和宮的建造,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間,當時竹塹地區,台閩之間的貿易通航大多利用北門外的河港-竹塹港,由於舟楫往來頻繁,商業盛極一時,於是船商們就組成「船頭行會」,亦即「水郊會」以達到相互輔助之效,至今除了是新竹地區的信仰人文中心更是許多地方采風文化藝術的薈萃之所。
長和宮坐落於新竹市北門街135號,因廟宇建於清代的北門城外而又稱「北門外媽祖宮」,並於民國七十四年經內政部指定為國家第三級古蹟。
文章來源: NOWnews
- Jan 15 Sun 2012 15:48
上海世博台北周開幕秀 明華園超炫白蛇傳 端午水漫上海
中國時報【汪宜儒/台北報導】
每逢端午佳節,明華園一定順應節慶上演代表性劇目《超炫白蛇傳》,尤其是其中「水漫金山」的橋段,數百噸大水狂噴,現場漫天水霧灑落的時候,白蛇與青蛇從平地飛天入空,總是讓台下觀眾驚呼尖叫到溼身又失聲。今年端午是六月十六日,剛好是上海世博的台北文化周開幕,重頭戲正是明華園的《超炫白蛇傳》在上海登場,要以四百噸大水來水淹虹口足球場。
虹口足球場可容納兩萬五千名觀眾。為了成功地讓四百噸的水能彌漫全場,明華園協調出動了當地八輛消防送水車。了維護現場秩序與出入動線的順暢,十六號當天,上海還出動四千名公安在現場待命。
《超炫白蛇傳》這次在上海的演出,將有卅二位來自上海戲劇學院與北京戲劇學院的學生共同參與,以深化兩岸表演藝術的交流。
明華園團長陳勝福表示,《超炫白蛇傳》講述大眾熟悉的白蛇與許仙的愛情故事,一般戲曲著重的往往是最後夫妻團圓與武打身段的演出,明華園的白蛇故事,在感情、身段之外,更講求「超炫」的視覺感受。
「劇中結合了現代多媒體科技,透過投影、電腦動畫、移動式背景的設計,整座舞台將跟隨劇情變化轉換場景。其中水漫金山的部分,現場還將有四百噸大水從天落下,白蛇與青蛇將在吊車的輔助下,在鋼索上飛天十五公尺!」
此外,為了讓觀眾體會白蛇與青蛇飛天戰鬥,及水漫全場的震撼性,現場將發放藍白兩色雨衣,營造出從台上、台下、空中到地上,都是一片水潮汪洋的感受。在音樂部分,除有傳統歌仔戲的鑼鼓文武場,這次演出還加入了朱宗慶打擊樂團的打擊樂。
陳勝福笑說,明華園第一次帶著《超炫白蛇傳》到對岸,當然要更酷炫,「台灣的面子總是要拿出來。」
文章來源: 中時
- Jan 15 Sun 2012 15:47
上帝另開窗 盲童音樂發光
(中央社記者陳靜萍台中縣17日電)因早產導致視網膜病變,鍾方晨出生後就全盲,靠著對樂音的敏銳度,考上台中清水高中音樂班,成為清中有史以來第1 名全盲生,從過去的自閉到現在的樂觀,她走出自己的路。
在后里馬場的台中縣樂器節活動中,鍾方晨認真地表演手風琴,而鍾方晨的爸爸鍾誌穎站在一旁,面帶微笑的打拍子。
鍾誌穎表示,早產的鍾方晨因為視網膜病變,出生後就全盲,「父母心裡的痛真的沒辦法說出口」,除了眼睛看不到,鍾方晨還患有癲癇及自閉,鍾誌穎說「小學六年級以前,根本沒辦法跟女兒溝通」。
但上帝雖然關上了鍾方晨的靈魂之窗,卻給了她敏銳的音感,在鍾方晨3 歲時,家人意外發現她聽過的兒歌,小指頭在玩具電子琴上竟然「叮叮咚咚」地全部彈了出來,因此決定栽培她走上音樂之路。
從6 歲開始學習鋼琴,鍾方晨主修鋼琴、副修小提琴,其他像手風琴等樂器也是一摸就上手,曾經獲得史坦巴哈音樂比賽鋼琴第1名,並代表台灣參加第2屆國際殘障鋼琴大賽,也獲得總統教育獎的殊榮。
鍾誌穎表示,在教育鍾方晨的過程中,家人曾徬惶無助,也曾自怨自艾,覺得老天爺不眷顧,但有一個牧師朋友說「上天認為你有能力照顧這個孩子」,給了他很大的啟示,他還因此參加盲人福利協進會,希望能照顧更多的盲生。
今年考上清水高中音樂班的鍾方晨,同時考上台中二中的普通班,但國小時五年級時曾回到普通班就讀卻留著不好的經驗,讓鍾方晨有一段時間不想去上學,因此她選擇留在她最愛的音樂班。
「會擔心,但也想放手」,成為清水高中第1 個全盲生,學校及鍾方晨都在適應這個轉變,但鍾誌穎卻樂觀地看待這個學習的過程。
鍾誌穎說,父母無法陪伴她一輩子,太多的呵護及溺愛反而是揠苗助長,希望方晨能放心在清水高中音樂班中展翅高飛,好好享受高中生的生活。990717
文章來源: 中央社
- Jan 15 Sun 2012 15:47
三義雲火龍節 陣頭繞境熱鬧街頭,舞龍舞獅
【楊以諾/苗栗】
三義雲火龍節5日晚間,進行熱鬧非凡的遶境踩街活動,吸引鄉內25隊社區團體報名參加,各種陣頭、花車及雲火龍五花八門,把整條水美街點綴的美輪美奐,宛如小型的客庄嘉年華會。
在高聲倒數下,雲火龍踩街隊伍正式出發,隊伍中有在元宵節才看得到的舞龍舞獅,與沿路圍觀鄉親熱情的互動,也有各種客家陣頭以及川劇變臉秀,還有五光十色的花車,當然最重要的就是壓軸的主角雲火龍。
長長的踩街隊伍,在沿途圍觀民眾的簇擁下,讓整條水美街變的相當熱鬧與美麗。
民眾:「今年的很好看喔,比去年的還熱鬧,很好看。」
主辦單位表示三義雲火龍節雖然才舉辦第2年,不過參與人數更勝往年,今年共有25隊社區團體參加,每支隊伍都精心打扮,同時所帶來的表演更展現出地方的文化特色。
三義觀光文化發展協會理事長 徐秋菊:「有25隊的隊伍,有客家人的精神,還有7、8台花車穿插在隊伍中,今年比去年還熱鬧。」
隨著踩街活動開始,三義雲火龍也將展開為期7天的遶境祈福儀式,預計12日傍晚,舉行化龍升天儀式,為整個活動畫下完美的句點。
文章來源: 客家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