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相關新聞 (140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台灣作家蔡素芬、吳鈞堯、陳義芝、焦桐等人,應駐日代表處文化中心、早稻田大學與台灣飲食文化協會之邀,昨日在日本早稻田大學開辦的「台灣文化講座」上介紹台灣文學的現狀,讓日本學生首次與台灣文學接觸。



蔡素芬以「以小說觀看人生」為題發表演講指出,小說內容無論大到涉及歷史變化,或是小到個人的日常瑣碎,基本上都是透過作者的眼光或心靈,以及對人生的觀察。蔡素芬隨後朗誦她在去年出版的「燭光盛宴」中的「主菜」章節,日本作家杉本真維子則以日文朗誦,杉本朗誦到感動處,當場落淚。

陳義芝、吳鈞堯與焦桐也分別以「我的鄉愁我的詩」、「台灣怎麼閱讀日本」、「形式的實驗」發表演講。

(駐日特派員張茂森)

文章來源: 自由


活動產業動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徐慧玲 黃兆康 台北】



11日晚上,台北市的萬華區相當客家,由台北市客委會所舉辦的,「悠客里鄰 處處是客家」活動,讓當地的左右鄰居,相互聯絡感情之外,也把客家藝文推廣到社區,而客籍藝人的演出以及趣味競賽,更是讓晚會笑聲不斷。

拷秋勤帶來的動感Rap,讓在現場的民眾感受到,新客家流行音樂的魅力。

金曲客家歌王謝宇威,渾厚的嗓音,更是讓大家聽得如癡如醉,聆聽完好聽的音樂,好玩的還在後頭。

好玩刺激的喝水比賽一開始,阿公阿婆不顧形象,拿起礦泉水猛灌,最先喝完的前3名,就可得到小禮物,在中秋節到來之前,台北市客委會舉辦「悠客里鄰 處處是客家」活動,讓左右鄰居相互聯絡感情之外,也把客家藝文推廣到社區。

台北市客委會組長 黃奕僑:「今天這場活動,是我們北市客委會,舉辦的館室藝文社區化活動,客委會希望透過全台北市,差不多有33位客家里長,和我們一起透過社區活動,推廣客家文化和藝文活動。」

民眾 林妍:「有抽獎還有看節目,歌星唱歌、還有表演,很多人一起來演出。」

除了9月11日萬華場活動,下週六、日2天,「悠客里鄰 處處是客家」活動,也會在松山、內湖、大安區舉辦,希望吸引都會區的客家人,一起來湊熱鬧,也讓更多人親近客家。

文章來源: 客家電視


活動產業動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由新竹市政府主辦,新竹市南寮國小承辦的行政院體育委員會99年度打造運動島計畫之「原住民運動樂活-傳統文化技藝育樂活動」,將於27日上午9時在新竹市立體育館地下室一樓羽球場熱鬧展開。



主辦單位表示,為推廣原住民運動參與及傳統文化,計有新竹市立成德高中、新竹市國教輔導團原民團、新竹市體育館、新竹市中小學體育促進會等單位熱心協辦,活動當天運動樂活項目有刺福球-象徵祈福、頂上工夫-進行儀態訓練、鋸木頭-展現求生技能、射箭-呈現狩獵技能、揹新娘-代表信任、搶婚記-展現百合花精神,充分寓教於樂展現原住民特色技能。

大會安排的節目表演內容亦相當豐富,有全體響動的原始之聲、原住民大會舞、阿美族大會舞、香山高中的「戰舞」、南寮國小的「動胴棟」舞蹈展演、那魯灣村的阿美族傳統舞蹈、光復高中的泰雅族舞蹈展演、小魯凱的樂團表演等,讓各種充滿元氣讓人振奮的演出為這場原住民運動盛宴揭開序幕。

本次活動以原族年代造傳人為主題,為凝聚原住民籍學生的族群認同感,邀請到部落長老指導學生學習傳統歌謠及舞蹈,認識先民智慧及傳承原住民文化,藉由結合原住民生活技能競賽活動寓教於樂,使學生學習先民生活經驗及技能,另邀請國內原住民文化團體現場表演,使學生了解原住民文化在台灣舞台的成就,並建立對族群認同與自信。

文章來源: NOWnews


活動產業動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由時報記者葛祐豪/高雄報導〕二○一○高雄文藝獎昨天頒獎,節目設計比照金馬獎等級,市長陳菊提出多項文化願景,包括打造大高雄文創基地、推動高雄影視產業多角化、成立新的市圖總館,贏得藝文界人士掌聲。



頒獎典禮在文化中心舉行,一千多名藝文界人士與會,七位得獎者包括名導演郭南宏、文學作家鍾鐵民(鍾理和之子)、「鐵道詩人」錦連、「台灣豎琴教父」李武男、芭蕾舞團總監張秀如、陶瓷藝術家沈亨榮、藝術創作教育家陳水財,各獲頒獎座及獎金三十萬元。

打造文創基地

頒獎典禮針對他們的專業領域,設計一系列表演節目,有如金馬獎一般,例如台灣豫劇團所演出的「武俠.紀錄」,以現場武打秀表演,表彰郭南宏對武打片的貢獻。

陳菊致詞時說,面對縣市合併,市府正進行多項文化工作,首先是將駁二藝術特區、左營眷村、橋頭糖廠這三塊區域,打造為文創基地,帶動大高雄的文化創意產業。

她說,未來鳳山大東文化藝術中心完成後,將和文化中心至德堂一起採用兩廳院級的劇場管理經營模式,策劃更優質的表演節目 。

設新市圖總館

目前高雄已有「拍片友善環境」的美譽,陳菊強調將推動高雄影視產業多角化,帶動周邊創意產業登上國際舞台;縣市合併後也將成立一座新的市圖總館,目前已進入國際競圖階段。

陳菊強調,今年高雄文藝獎頒獎典禮以盛大規格舉辦,代表對藝文工作者的尊敬,也展現高雄城市轉型的決心。去年的世運會,高雄成功地將台灣的常民文化—電音三太子、布袋戲、藝陣等元素,帶到世界舞台,高雄要藉由藝術文化的能量及創意,讓全台灣、甚至全世界感到驚艷。

■前往Yahoo!奇摩新聞五都市長專輯 了解高雄市選情

文章來源: 自由


活動產業動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央社記者李錫璋台中市30日電)按摩將不再是障礙者專利,必須另謀出路。行政院勞委會中區職訓中心靈機一動,開辦「障礙者樂音班」,搶攻婚喪喜慶演奏工作。障礙者陳孝宗說,學習第2專長有助就業。



勞工委員會中區職業訓練中心副主任范佳慧今天說,原本按摩業工作限定由障礙者從事,多數障礙者因而優先從事按摩工作,但經大法官釋憲後,非障礙者也能從事按摩工作,讓障礙者的就業受到嚴重挑戰,有必要開發新的工作項目。

范佳慧指出,中區職訓中心致力為障礙者另謀新出路,委託華梵大學開辦「障礙者樂音班」,透過與殯葬業者合作,教導障礙者學習電子琴、笛子與二胡等樂器,設法搶攻婚喪喜慶的演奏市場。

障礙者樂音班經過602小時的訓練,今天有17名障礙者結訓,完成訓練課程,並公開發表訓練成果,障礙者合奏佛教與基督教曲目,也演奏流行歌曲,展現一定的演奏水準。

范佳慧說,未來將輔導他們爭取喪禮及廟會演出的機會,如果能夠獲得好評與支持,未來還會繼續開班訓練更多障礙者發展這項事業。

障礙者樂音班學員陳孝宗說,以前只能依靠按摩維生,不但生意不穩定,未來還會有明眼人搶飯碗,障礙者在按摩產業的發展會逐漸受到限制。

陳孝宗表示,學習樂器對障礙者有些困難,但只要努力及用心,就能突破瓶頸,他已習得笛子的演奏技術,希望能夠成為第2專長,幫助自己擴大就業機會。

中華民國葬儀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秘書長吳昭儀說,喪禮對現場演奏的需求較高,只要各界加以支持,障礙者一定可以勝任這項演奏工作,很有機會開發這個市場。991130

文章來源: 中央社


活動產業動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拔仔庄2010鼓王爭霸戰即將在7月24日震撼登場。今年拔仔庄的鼓王爭霸戰增添了幾許客家風,也是客委會客庄12節慶的活動當中,東區唯一的一場。



拔仔庄的鼓王爭霸戰今年是第13年的登場,當年為了找回地方的鼓藝傳統與廟會的鑼鼓盛況,由地方人士共商辦理的鼓王爭霸戰,13年來透過一次又一次的表演,鼓聲已響徹縱谷也成為全國知名的觀光活動。

7月24日當天拔仔庄將充滿濃濃的客家風,除了白天有客家相關的傳統民藝表演、客家歌謠、客家嘉年華園遊會的呈現外,今年前來拚場的隊伍,除了台南十鼓是常客外,還有連雅文打擊樂團、九天民俗技藝團、台北慶和館國內相當著名的團隊,大家均不惜路途遙遠,願意不計酬勞前來助陣,以實際行動來贊助拔仔庄的鼓戰活動,也歡迎大家到拔仔庄做客。

(2010/7/19 下午 06:52:39  吳采璋)

文章來源: 教育廣播


活動產業動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者謝文華/台北報導〕交通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教授張靄珠,昨天在女書店發表「性別越界與酷兒表演」新書,探討酷兒藝術家挑戰父權異性戀價值的矛盾。



張靄珠說,酷兒(queer)在德文的起源是「quer」,即踰越之意,酷兒大多抱持著「就是跟你不同」的態度,抗拒主流社會的同化。但是酷兒刻意保持曖昧策略,試圖顛覆同性戀、異性戀的二元對立。性別和性向,就是酷兒藝術家關切重點,如裝腔作勢的扮演、拉美式文化大雜燴及各種角色顛倒置換。

文章來源: 自由


活動產業動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古蹟一定都很古色古香嗎?有一家義大利餐廳,前身是自來水抽水站的一部份,因為抽水站被列為三級古蹟,不得破壞,因此餐廳內保留了幾座大型的幫浦跟抽水機具,但裝潢卻是華麗的巴洛克風格,兩者搭配在一起,很有衝突的美感。



假日午後,播放著接近爵士風格的慵懶音樂,裝潢很後現代的義大利餐廳,但走進餐廳迎面而來的,卻是5座大型的幫浦機具,深藍色的外殼,冰冷堅硬,佔了餐廳將近1/3的體積,這樣的裝潢,會不會有點格格不入?

餐廳業者 陳桂英:「很多客人進來都覺得裡面的東西好奇怪,為什麼拿幾個大同機器在上面?那我就一一跟他們解釋。」

原來這裡是台北水源地唧筒室,也就是自來水博物館的一部份,在1907年日據時代建造,負責大台北抽水跟輸水的設備,1977年功成身退,1993年被列為三級古蹟。

業者當初看中這裡超級挑高的空曠感,加上大片玻璃窗,視野越過新店溪,把台北縣盡收眼底,只是畢竟是古蹟的一部份,在裝潢時傷透腦筋,不能重新油漆幫浦外殼,連輸送用的鎖鍊都得留著,乍看好像還是裝潢的半完成品,但加上樂團表演的樂器,卻格外有種冷冽的氣氛。

陳桂英:「就是從日據時代,然後到德國訂製的,所以到現在機器已經沒用了,所以現在還保留這個,原封不動,所以原來的樣子都存在,連顏色都不能幫它改。」

灰色、紫色的桌椅,黑色巴洛克風格的吊燈,華麗而典雅,加上歷經歲月洗禮的幫浦,跟隱約可見地底下的抽水設備,古蹟跟後現代裝潢,搭配出衝突美感。

文章來源: TVBS


活動產業動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台灣旅遊網TTNews記者鄧智恆】



  安平古堡是台灣相當著名的古蹟,古堡旁的延平街為三百多年前荷蘭人在安平修建的第一條路,有「台灣第一街」之稱,現稱為「安平老街」,街道兩旁聚集許多特色店家,如古早味雜貨店、童玩批發、小吃店與百年蜜餞店鹹酸甜。

  近年來,安平老街結合鄰近街道逐漸發展為「安平商圈」,古樸的舊式建築搭配古早味店面,時光倒流般的景象使人流連忘返,安平商圈逐漸成為遊客必造訪之景點。

  想要抓住夏天尾巴的朋友,安平商圈9月25日下午2點至晚上9點將會有一場「夏日之星-音樂會」在星期六於安平遊憩碼頭舉辦。活動將透過「原鄉樂集」、「無雙二胡」、「安平音樂家薩克斯風」的表演回味老街風華。

  活動中更安排安平特有的吉祥物劍獅,以「劍獅舞」喜氣助陣,現場並有劍獅皮雕、劍獅糕、拼布劍獅、木製彩繪劍獅等;還有安平壺系列活動-親子捏陶樂,透過不同方式呈現安平在地文化。

  此外更安排「宋江陣」以及「絢爛之星-潘佩莉小姐」的歌唱演出,除了音樂饗宴外,活動亦規劃創意市集、特色商品與美食小吃攤位展售,利用此活動將古都的各種風貌完整呈現,歡迎民眾踴躍前往。(攝影/鄧智恆)

大台南旅遊網:http://tainan.tranews.com/

文章來源: 大台灣


活動產業動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醒報記者洪秀玲報導】台灣表演團體常嘆場地缺乏,但全國23個文化中心則經常空盪盪。為了讓各地方文化中心「活起來」,文建會主委盛治仁今天受訪表示,已編列預算希望將文化中心變劇院,如果立法院通過的話,明年1月1日起即可開始實施,首年預算規模為一億元。



盛治仁是在今天參加華山藝術生活節記者會時做以上表示,他說,過去文化中心多半以場地租借心態在舉辦藝文表演,而不是劇場經營型態,因此常跟表演團隊的需要有很大落差,「像是排練、道具裝設都很不方便。」

此一文化中心活化計畫,則希望引進專業劇場經營概念,讓遍佈全國的文化中心也轉型為劇院,落實藝術下鄉的理想。盛治仁說,希望訓練文化中心可以自己買節目、推廣節目和經營客戶,而不是租借場地而已。

例如,這次華山藝術節即打算邀請各文化心前來看節目、買節目,培養劇院經營概念。

盛治仁說,他並不貪心,初期目標是輔導5、6個文化中心順利轉型,再帶動其他縣市跟進。文建會將以四年時間編列預算持續輔導,首年一億元,第二年起會更多,「只要經營有成效,我們可以補助更多。」

計畫將採專案審核方式進行,各中心可提出經營計畫申請,文建會將邀請專家組成審查會進行診斷,預計選出6個名額給予補助,但地方也必須自行負擔部份經費。主要補助重點為培訓文化中心的劇院經營人才,可以自行承擔節目規劃和推廣等各方面事務。

「過去3、4年文建會已編列預算整修各文化中心硬體,現在是軟體跟進的時候了。」盛治仁表示,如果各文化中心都能轉型成功,那等於全國就有23個劇院,藝術下鄉的理想就能真正實現。

文章來源: 台灣醒報


活動產業動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時報【林采韻/上海報導】



大陸音樂家世界舞台強出頭,也讓台北市立交響樂團本次大陸行,選擇指揮和獨奏家時面臨「選角」大考驗,最終請出兩位「台灣之光」前來加持。二十一歲的台裔小提琴家陳銳,去年贏得伊莉莎白大賽首獎,他與即將接任曼菲斯交響樂團音樂總監的旅美指揮陳美安同台合作,以活力自信的樂聲征服上海灘。

北市交訪滬主要參與目前在上海登場的「台北文化周」,與其他六大表演團體,包括明華園、國光劇團、優人神鼓等展現台灣文化軟實力,北市交十八日於上海音樂廳、十九日在蘇州科技文化中心演出。

代表台北前進上海爭光,北市交從「選角」到「選曲」戰戰兢兢,因為四月上海交響樂團才剛訪台,演出實力比六年前來台時向前大躍進,讓北市交不敢掉以輕心。此行北市交原先規畫演出柴可夫斯基第五號交響曲,孰料上交來台的音樂會,搶先排出同樣曲目,避免正面交鋒,北市交換上德弗札克第九號交響曲《新世界》。

選擇《新世界》,陳美安說這首曲子動聽之餘,創作背景剛好呼應他與陳銳目前旅居美國的狀態,當時德弗札克從捷克來到美國出任紐約音樂學院院長,他將黑人靈歌入樂,寫下這首膾炙人口的作品。

在國外打天下不容易,三十七歲的陳美安,高雄人,高中時赴美求學,曾任亞特蘭大和巴爾第摩交響樂團助理指揮,一路努力終於熬出頭成為獨當一面的樂團音樂總監。陳美安說,年輕指揮求出頭要有實力也憑機運,「現在美國各大樂團掀起一波晉用年輕指揮的風潮,一方面在金融危機下,年輕指揮較便宜,另一方面也希望藉由新面孔開發新觀眾。」

陳美安指揮風格活力充沛,大處奔放、小處流暢,而且很會「磨」樂團,陳美安笑說,自己以指揮青年管絃樂團起家,因此習於誘導團員,總是嘗試逼出團員隱藏的潛力。

至於在澳洲成長、美國寇蒂斯音樂學院畢業的陳銳,也是屬於活力一族,音樂會上他的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爆發力十足,加上「王力宏」型的外表,吸引許多上海的音樂少男少女搶著到後台與他拍照。陳銳去年獲獎後,職業生涯高速起飛,一年來演出場次已達七十場,今年獲索尼唱片簽約,明年二月將發行首張專輯,收錄包括巴赫、塔替尼、維尼奧夫斯基等人的作品,「我想以多元曲目展現我的多樣性,同時在炫技之外也呈現內涵。」

文章來源: 中時


活動產業動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0亞太傳統藝術節」10月2號(本週六)起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舉行,今年以「北亞風情」為主題,邀請數千公里外(北亞地區國家)表演團隊與工藝家進駐,透過活動,進行為期9天的傳統藝術交流。傳藝中心也搭起了蒙古包,園區裡還有勒勒車與身著(蒙古服裝)的牧民進出,頗有大漠風情。(黃麗鳳報導)



嚮往蒙古草原上的大漠風情,不必出國,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園區裡就有得瞧。

國立臺灣傳統藝術總處籌備處指出,今年的「亞太傳統藝術節」,以「北亞風情」為主題,邀請蒙古國、俄羅斯、薩哈共和國、布里雅特共和國、圖瓦共和國等數千公里外的北亞地區國家表演團隊及工藝家,前來一展身手,帶來有著遼闊大漠的蒙古遊牧文化。

為了讓民眾真實感受蒙古草原遊牧民族的生活風貌,傳藝中心向蒙藏委員會借展蒙古包、大漠重要交通運輸工具的勒勒車、及蒙古包內常見的家具擺飾,廚具、火爐、水壺、奶桶,一應俱全。

現場也免費提供蒙古傳統服飾試穿體驗,歡迎民眾前來扮演一日蒙古英雄,感受蒙古服飾之美。

文章來源: 中廣


活動產業動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時報【馮惠宜/台中報導】



這是台灣版「搖滾吧爺奶!」故事。拿起鈴鼓、手持沙鈴,年紀加起來超過兩千歲的廿八位阿公阿媽們,熱情唱著「咱是快樂少年家」;成軍不到半年的犁頭店長青不老樂團,正努力練習,朝夢想前進,就在八月他們要躍上國家級的表演殿堂中油國光廳,一圓搖滾夢。

每周三,這群阿公阿媽準時到台中市農會報到,拿出樂譜、打擊樂器,各就各位,在四十歲音樂老師游榮宏帶領下,一個音節、一個音節的練習,從不懂節拍樂理、荒腔走調,到如今只要一聽到鼓聲響起,全員立刻跟上節奏,嘴裏大聲唱、雙手也未閒著要各司其職彈奏樂音。

阿公媽組樂團 高唱快樂少年家

他們在去年十二月組成「台中犁頭店長青不老敲!敲!敲!SONG樂團」,在市農會協助下展開一場挑戰生命極限的演出,阿公阿媽擺脫隨歲月老化的身軀,勇敢追夢;樂團的靈魂人物鼓手王三郎,現年七十四歲,過去只參與過廟會羅鼓陣,他說,自己記憶力逐漸喪失,就是要趁著還能記時、努力記住每一個音符,沒有樂理基礎的他,回到家裏拿大小凳子當鼓反覆練習。

八十歲莊池錦,原本也是鼓手,最近動了腹部手術,短期間不能激烈敲鑼打鼓,但他不願缺席,用沙鈴取代鼓棒繼續搖滾;年齡最大的是八十二歲的張游葉,前半生持家務農,從未想過能有機會躍上大舞台變身搖滾明星。

勇敢追夢 將躍上國家級表演廳

第一次帶領銀髮族摸樂器的游榮宏說,阿公阿媽們或許記憶力不好、手腳不再靈活,但每每盡最大努力搖擺,熱情的身影讓人動容;為了這群可愛的老人,他也創作了「快樂自己找」的歌曲,用「度雷咪,笑瞇瞇,拉西度,我真快樂…打鼓彈琴每項會,唱歌跳舞真美麗。」描繪這群不老樂手追夢的身影。

文章來源: 中時


活動產業動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張國興 花蓮市】



花蓮市客屬分會舉辦客藝舞情謠傳千里活動,這次表演的舞台首次從以往的客家演藝廳,搬到市中心鬧區來演出,除了讓更多的民眾領略客家文化的內涵,對表演者來說也是一種新嘗試。

吉安鄉小小客家坊的小朋友,以山歌Party為節目揭開序幕,舞台、布景和以往的表演都差不多,但再仔細瞧這次演出的地點,不是在客家演藝廳而是在花蓮市的鬧區,場地不一樣,也讓表演者有不一樣的感受。

小朋友 曾愉珺:「緊張、緊張,這邊比較多年輕人,可以讓比較多不懂客家的人,可以(了解)這個客家區塊在幹什麼。」

小朋友 張庭毓:「很新鮮,第一次這樣子就會覺得滿特別的,還滿多人看這個表演。」

由於音樂節奏明快,舞蹈者也跳得生動活潑,除了現場的民眾,也吸引了許多路過的機車族駐足觀賞,第一次辦在室外鬧區,希望更多人了解客家。

花蓮市客屬分會長 林勝煌:「將客家人都聚集起來,在不同的地方宣導客家的文化,客家人的藝術。」

民眾 徐建明:「結合社區隨時都可以,讓很多外人(非客家人)來參加,來了解客家文化客家有什麼東西。」

以往客家活動大都辦在客家人較聚集的地方,這次以不同的方式呈現,也讓客家文化和其他族群之間的相互交流,跨出一大步。

文章來源: 客家電視


活動產業動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旺報【記者廖珪如/台北報導】



因為「惜才」所以籌辦《戲曲花木蘭》這場演出。國家文化總會副會長林谷芳說,傳統中國「詩樂和諧」的特質已逐漸凋零,為了讓民眾能夠體會傳統戲曲說唱藝術之美,他與台北市立國樂團特地邀來中國詩詞演唱第一人的姜嘉鏘前來登台,引領民眾進入詩詞音樂的世界。

林谷芳認為,音樂、文字自有其情感及能量,「詩樂和諧」原是中國傳統,可惜在後世兩者卻各自發展。詞情、聲情既已分道揚鑣,中國詩詞該如何唱?就值得我們觀照。林谷芳說,戲曲語說唱雖多流於民間,但這種表演將傳統的詞情和聲情發揮得淋漓盡致,就此切入,可以帶領民眾回歸中國歌樂的原點,領略不同生活樣態的音樂情思。

為此,這幾年來林谷芳陸續籌畫了多場戲曲音樂會的製作,包括《葬花吟》、《釵頭鳳》、《戲曲梁祝》等。林谷芳說,《戲曲花木蘭》將是這系列的最後一場演出,秉著自己「愛才」、「惜才」的性格,在這最後一場戲曲音樂會上,他將特別介紹中國民族聲樂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姜嘉鏘。

林谷芳說,《戲曲花木蘭》的演出者都是戲曲界的翹楚,包括蘇州彈詞的周紅、梅花大鼓的籍薇等人都是一時之選。此次由台北市立國樂團主辦的《戲曲花木蘭》將於11月20日於台北市中山堂中正廳演出。

文章來源: 旺報


活動產業動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農曆六月二十四日)是戲曲祖師爺(西秦王爺)的誕辰,位於宜蘭的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在恭奉西秦王爺的文昌祠廟埕,舉行傳統儀式的祭祀典禮向西秦王爺祝壽;並邀請歌仔戲團、布袋戲團現場演出,競技大車拼,重現「廟口拼台」與「貼賞金」等傳統民俗文化。



向戲曲祖師爺(西秦王爺)祝壽,「水噹噹少女歌劇團」、「台中聲五洲掌中劇團」各自帶來傳統的「八仙賀壽」扮仙戲演出;並且展開歌仔戲大戰布袋戲的「廟口拼台」。

「水噹噹少女歌劇團」是由19歲的少女們搬演歌仔戲經典武戲「薛丁山傳奇」精采選段《棋盤山》,劇中可以看到演員優美的唱腔身段,還有生動活潑的故事劇情,由正值雙十年華的同學們演繹,尤其具有青春洋溢的氣息;「台中聲五洲掌中劇團」則是帶來獨家拿手好戲《濟公傳》,天馬行空的劇情,金光閃閃的表演特效,加上六年級青年主演主演創意逗趣的口白,笑料百出,逗得台下觀眾開心不已。

文章來源: 中廣


活動產業動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尼泊爾加德滿都現正舉行「世界原住民族國際日」,一名尼泊爾女子表演傳統舞蹈。多元種族的原民參與活動,訴求保留文化與增強文化認同。(圖文/路透)

文章來源: 台灣立報


活動產業動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總統府國策顧問(陳炯松)等人昨晚趕到南韓仁川,參加「仁川世界兒童民俗藝術節」閉幕典禮,並給代表團加油打氣,被兒童們團團圍住,高興的摟抱陳炯松大喊「陳爺爺好」,場面極為感人。



台灣「中華藝術舞蹈團」的34名小朋友,這次訪韓主要參加「仁川世界兒童民俗藝術節」,但兒童們在第一天開幕典禮,持國旗進場時遭到阻止,所以,陳炯松到場為兒童們加油打氣。

我代表團團長(連蓮珠)表示:兒童們相當賣力,表演了「台灣圓仔」和「我武維揚」等傳統台灣歌舞,由於表演相當精彩,獲得稱讚和好評。

(王長偉 首爾報導)

文章來源: 中廣


活動產業動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時報【林志勳/台北報導】



第54屆亞太影展頒獎典禮今晚在國父紀念館舉行,晚間6點開始星光大道,預計晚間10點半結束。本屆「傑出電影成就獎」由成龍獲得,他近年出席台灣公開活動低調,日前出席金馬獎,也以「神祕嘉賓」身分壓軸出場,此次受邀亞太影展頒獎典禮,一反常態,先宣布走星光紅毯。

紅毯上,金馬影帝阮經天、金馬最佳動作設計洪金寶、演員黃秋生、呂良偉、鍾麗緹、安以軒,以及中港台日韓各國的65部參賽電影人士盛裝出席。頒獎典禮表演者有甄妮、唐從聖、王芷蕾、中國娃娃、酷愛樂團、品冠、電音三太子,主持人是吳宗憲、侯佩岑。

典禮開場由范逸臣、張榕容演出音樂劇,故事敘述飾演痞子的范逸臣愛上盲女張榕容,3日總彩排時,范穿金色印度傳統服裝表演寶萊塢歌舞,他說:「以前沒嘗試過印度舞,一不小心就會跟不上節奏。」張榕容彩排時對嘴唱,「主辦單位要我跳舞就好,後來說可以載歌載舞。」今天會不會唱現場?她賣關子:「到時候就知道。」

文章來源: 中時


活動產業動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林敬祐/台北】



國內知名京劇大師,魏海敏、李寶春、吳興國等人,2日下午連袂向教育部陳情,質疑台灣戲曲學院近十多年來,過於重視客家戲劇,反而忽略其他戲劇的平衡發展,導致國內京劇教育倒退,京劇人才嚴重短缺,台灣戲曲學院傍晚出面回應,近年來台灣戲曲學院,積極推動國內傳統戲曲,並沒有獨厚客家戲曲,校方未來也會依據平衡原則,致力於京劇扎根以及,其他戲場藝術的教育工作。

台上三分鐘台下十年功,不過熟悉京劇的表演的,國寶級演員魏海敏吳興國等,卻因為憂心京劇教育,無法真正落實扎根,學生連基礎的唱念作打都不熟悉,讓從雜劇傳奇到京劇,一脈相承的戲曲藝術,出現嚴重失落令人痛心。京劇教育因改制太快,造成師資不足,無法跟上訓練,校長應該要負起責任。

京劇演員 吳興國:「12年來 看不到一個人才,我真的很心疼 我不知道,我每次演一些新戲 ,去招考一些學生,考他們一些最基本的,你看走腳步都不會,真的,西皮二簧,什麼叫西皮二簧都不懂。」

京劇演員 魏海敏:「這個學校、戲校一直在升格,它從一個戲校升格到了專科,然後再升格到了所謂的戲曲學院,到了學校就是大學部了,但是他所有的老師,都還是原本的老師,各位想想看,你們小學、中學、大學的老師會是一樣嗎?當然不一樣。」

吳興國等京劇大師,同時質疑台灣戲曲學院,過於重視客家戲劇,失去戲劇發展平衡原則不過本身並非客家人的,客家戲劇學系學生則認為,學習客家戲劇唱山歌,讓他更了解客家文化。

台灣戲曲學院學生 張仕勛:「我在這個學校,學了很多客家的東西,我不是客家人,但是來這學校,學了客家的文化、客家的東西。」

台灣戲曲學院澄清,全校學生1300多人,客家戲劇學系200人,比京戲300人還少,校方依據平衡原則進行教學,並沒有獨厚客家。

台灣戲曲學院研究發展處研發長 萬裕民:「有關於傳統戲曲的教育,我們學校有六個系,所以基本上資源的分配都是一樣的,所以就是每一個系,怎樣去創造它的特色跟它的表演方式。」

台灣戲曲學院教學目標,必須兼顧各類戲曲發展,但教育部表示,在最近一次的大學評鑑中,京劇系和劇場藝術系都被評為三等,教育部已進行懲處,並組專案小組輔導,台灣戲曲學校也應就此問題加強改善。

文章來源: 客家電視


活動產業動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